中式瓷器

我国瓷瓶经典造型大全引荐保藏!(一)

日期: 2023-12-23 来源:中式瓷器

  瓶口收束之后稍微外翻,瓶颈丰腴,瓶肩圆润俊美如佳人肩,瓶腹稍稍内收,瓶脚外翻如佳人飘动的罗裙

  从瓷板的平面造型到花瓶的立体造型,称为过渡器形的是冬瓜瓶。冬瓜瓶器形肥硕,上下匀称,整个器形呈圆柱形,器形外壁打开便是一张长方形的瓷板,视觉只在左右两个方向延伸,上下方向就没有变形和延伸。

  梅瓶的线条是圆润的,长处是画面天然向左右两头延伸,缺陷是画面受到限制,将梅瓶瓶颈的斜度加陡,在肩部呈现出一条显着的环状棱线,这便是方肩瓶。

  宋代北方磁州窑系的瓶式之—。侈口卷沿,细长颈微撇,口颈呈敞开的喇叭花状。圆腹,腹下内收,喇叭形足。

  亦称“抱月瓶”。小口、直颈,颈侧双耳,因瓶腹似圆月,故名。明代永乐、宣德景德镇窑常见器物之一,清代雍正、乾隆拷贝,多为青花。

  宝月瓶外形最早源自宋元时期流行于西夏的陶制马挂瓶,左右双系,用以挂于马鞍之侧,极具民族特色。

  明代以青花为装修,结合宝月瓶本身共同风格,将颜色与器形完美融于一体,使其开展成为摆设用的艺术品。

  形似灯笼而得名,直口,短颈,丰肩,筒腹,圈足。雍正时期景德镇官窑烧造,流行于雍正,乾隆时期。

  蟠龙瓶,因瓶的颈肩处堆塑一条蟠龙,故名,亦称“扳依瓶”或“招魂瓶”,长颈有盖,盖顶钮塑成虎、凤、鹤等各式各样的方式,圆腹、圈足,常见于宋、元、明各代,后来,蟠龙装修也常见于各式瓶型中。

  因瓶口为盘状而得名。一般为细长颈、溜肩、圆腹、圈足。北朝至隋的则短颈,平底。北朝的瓶,腹瘦长,最大腹径在近底处。隋代的瓶则颈部细长,腹部较饱满,略呈椭圆形。

  小口、短颈、丰肩,至足胫部稍狭,因口径之小只能插梅枝,故名。宋代创制,元、明、清各代均有烧造,但梅瓶之名始于清代。

  花口瓶,流行于宋、金时期的瓶式之一,细颈微撇,圆腹,撇足,因瓶口有如敞开的花瓣,故名。始见于唐,宋代景德镇、磁州、耀州等窑均有烧制。

  葫芦瓶是一种变形较为严峻的器形,表现为束腰,器形呈现上小下大两个瓶腹,瓶口缩小到简直能疏忽。葫芦瓶由于呈现两个瓶腹,无疑增加了绘画创造的区域,但实践之中往往用来制作开窗的著作。

  因器身肩部塑有向上直立的管,故名。直口,上有花形钮盖,瓶身有圆筒式和多节葫芦式。

  宋代南北瓷窑均有烧造,以龙泉窑制品较多,一般为五管。北方磁州窑系也烧制,瓶体短而浑圆,肩部有直立六管,管粗短。

  仿周代礼器玉琮烧制。圆口、方身、圈足,器形四面以凸起的线纹为饰,口与足巨细相若。宋代创制,以龙泉窑、官窑多见,元、明清仍有烧制。

  由诗句“玉壶先春”得名。撇口、细颈、圆腹、圈足,以改变的弧线构成柔软的瓶体。宋代创制,定窑、耀州窑、磁州窑、龙泉窑、景德镇均有烧造。元、明、清景德镇仍烧造,种类有青花、釉里红、彩色、斗彩、粉彩等,是我国瓷器造型的典型器物。